1.4個月出貨150萬台 夏普被鴻海收購後大翻身 近日,在夏普公布的2016第四季度的財報顯示,夏普電視實現了兩年來的首次盈利,據報告顯示,2016年第三季度,夏普總共獲得42億日元的淨利潤,相比去年同期的虧損,夏普在被鴻海收購之後實現了大翻身。可以發現,自去年9月富士康正式收購夏普以來,夏普展現出十足的幹勁,在雙十一至今的4個月時間裏,夏普電視出貨量就突破了150萬台,幾乎以每天1萬台電視的驚人速度在加速複興。
詳情▶▶ 2.量子點、OLED、激光電視 究竟哪個更有逼格? 關於未來顯示技術的發展方向的爭論一直都沒有停過,有人不看好液晶顯示技術,認為OLED顯示技術一定會淘汰液晶顯示技術,有人則是認為OLED顯示技術成本太高,但是優勢卻並非多麽的明顯,未來的前景並不一定好。隨著激光光源的出現,以反射式超短焦技術為基礎的激光電視類產品似乎又給家庭用戶帶來新的選擇,到底這三種技術哪種更有前途?今天我們就來分析一下。
詳情▶▶ 3.55英寸成市場主流 電視機發力中高端 相比前兩年互聯網電視的“攪局”下,一味強調低價廝殺,以及所謂軟件、智能化升級,從去年底開始,傳統品牌陸續回歸硬件技術上的競爭,也讓消費者有了更多升級換代的理由。日前,記者走訪廣州本地賣場發現,市麵上50~55英寸逐漸成為彩電市場的主流尺寸,上述提及的兩大技術新品也陸續上架。隨著國內外傳統電視品牌的積極布陣,今年電視市場會有更多選擇。
詳情▶▶ 4.若不是人工智能,還有什麽能煥發互聯網電視“第二春”? 2017年春天,綠意正濃,景致盎然,人工智能在經曆了去年“元年”的爆發後,今年又在互聯網電視上大顯身手,一連多個春季新品都選擇順應時下潮流,增加了人工智能的相關功能,似乎一夜之間,人工智能從高高在上的“科幻理想”變成了接地氣的“必備功能”,但凡新產品、新設備,如果沒有人工智能加持,就無顏麵對江東父老。人工智能的快速興起不僅給用戶帶來了與以往不太相同的交互體驗,也給業界帶來了一些值得思考的問題——人工智能到底有多大潛力?如此頻繁地運用在智能電視上真的有必要嗎?
詳情▶▶(责任编辑:格蕾蒂絲奈特)